這邊有紅樓夢迷嗎?剛巧看到高鶚的硃卷,來分享一下。

(出處:《清代硃卷集成》第四冊)
「硃卷」本來是科舉考試的答案卷的意思。清代讀書人把自己中舉時的文章,前面加上個簡易家譜,印成一個小冊子之後,拿它來當作社交場合的名片。因為硃卷是自己印的,所以裡面的個人資料的準確度應該蠻高的。生年時日ㄚ,考試第幾名ㄚ,哪邊人ㄚ,老婆娶誰ㄚ,通通都有,很幫歷史學家省考據的功夫。﹝作者故意要騙人的話,那另當別論﹞
高鶚的考試卷子沒留下來,現存只有他附在卷子上的家譜。家譜上方「世居瀋陽」四個字很吸引對高鶚祖籍有興趣者的注意。不過引起我注意的是家譜內成堆的滿州式名字。清廷曾經三申五令禁止滿州與蒙古旗人用漢人式的名字,但卻沒有硬性規定漢軍得要用漢式或者滿式名字,也就是由著漢軍當牆頭草,隨他愛倒哪一邊。高鶚居住在瀋陽那邊的先祖當年是主動還是被動的變成了內務府漢軍,我並不曉得。不過從這份硃卷上的家譜看來,高家從龍入關之後,很快而且持續地、相當程度的滿化了。
一般硃卷都會拼命列出家族裡的「豐功偉業」。高鶚沒列,偶猜他的家族可能真是沒有拿過什麼科舉功名,因為這也符合一個內務府漢軍家族的狀況:與其去擠科舉考試的窄門,不如努力在內務府門路內找個工作混飯吃。但到了乾隆中末期,連這樣也不容易了,也許這就是為啥高鶚雖然後來官當得不小卻似乎不怎麼富裕,他這一大個內府漢軍中下層家子合起來的經濟負擔恐怕不小。
Post Views:
61